diff --git a/ch6-cloud/ch6-07-dist-id.md b/ch6-cloud/ch6-07-dist-id.md index ac65854..f15e6a0 100644 --- a/ch6-cloud/ch6-07-dist-id.md +++ b/ch6-cloud/ch6-07-dist-id.md @@ -41,6 +41,13 @@ Twitter 的 snowflake 算法是这种场景下的一个典型解法。先来看 ## worker id 分配 +timestamp,datacenter_id,worker_id 和 sequence_id 这四个字段中,timestamp 和 sequence_id 是由程序在运行期生成的。但 datacenter_id 和 worker_id 需要我们在部署阶段就能够获取得到,并且一旦程序启动之后,就是不可更改的了(想想,如果可以随意更改,可能被不慎修改,造成最终生成的 id 有冲突)。 + +一般不同数据中心的机器,会提供对应的获取数据中心 id 的 api,所以 datacenter_id 我们是可以在部署阶段简单地获取到的。而 worker_id 是我们逻辑上给机器分配的一个 id,这个要怎么办呢?比较简单的想法是由能够提供这种自增 id 功能的工具来支持,比如 MySQL: + +``` +``` + ## 开源实例 gosnowf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