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mirror of https://github.com/ruanyf/es6tutorial.git synced 2025-05-29 13:52:22 +00:00

Merge pull request #1 from ruanyf/gh-pages

merge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bigbird231 2019-05-08 11:49:46 +08:00 committed by GitHub
commit 8c9f2e4ef0
No known key found for this signature in database
GPG Key ID: 4AEE18F83AFDEB23
10 changed files with 426 additions and 356 deletions

View File

@ -58,7 +58,7 @@ const arr = [
// [1]
```
注意,扩展运算符如果放在括号中JavaScript 引擎就会认为这是函数调用。如果这时不是函数调用,就会报错。
注意,只有函数调用时,扩展运算符才可以放在圆括号中,否则会报错。
```javascript
(...[1, 2])
@ -71,7 +71,7 @@ console.log(...[1, 2])
// 1 2
```
上面前两种情况都会报错,因为扩展运算符所在的括号不是函数调用,而第三种情况`console.log(...[1, 2])`就不会报错,因为这时是函数调用。
上面三种情况,扩展运算符都放在圆括号里面,但是前两种情况会报错,因为扩展运算符所在的括号不是函数调用。
### 替代函数的 apply 方法

View File

@ -764,7 +764,7 @@ gen.return(2); // Object {value: 2, done: true}
## yield\* 表达式
如果在 Generator 函数内部,调用另一个 Generator 函数,默认情况下是没有效果的
如果在 Generator 函数内部,调用另一个 Generator 函数。需要在前者的函数体内部,自己手动完成遍历
```javascript
function* foo() {
@ -774,20 +774,25 @@ function* foo() {
function* bar() {
yield 'x';
foo();
// 手动遍历 foo()
for (let i of foo()) {
console.log(i);
}
yield 'y';
}
for (let v of bar()){
console.log(v);
}
// "x"
// "y"
// x
// a
// b
// y
```
上面代码中,`foo``bar`都是 Generator 函数,在`bar`里面调用`foo`是不会有效果的
上面代码中,`foo``bar`都是 Generator 函数,在`bar`里面调用`foo`就需要手动遍历`foo`。如果有多个 Generator 函数嵌套,写起来就非常麻烦
这个就需要用到`yield*`表达式,用来在一个 Generator 函数里面执行另一个 Generator 函数。
ES6 提供了`yield*`表达式,作为解决办法,用来在一个 Generator 函数里面执行另一个 Generator 函数。
```javascript
function* bar() {

View File

@ -289,12 +289,6 @@ function f1() {
ES6 允许块级作用域的任意嵌套。
```javascript
{{{{{let insane = 'Hello World'}}}}};
```
上面代码使用了一个五层的块级作用域。外层作用域无法读取内层作用域的变量。
```javascript
{{{{
{let insane = 'Hello World'}
@ -302,6 +296,8 @@ ES6 允许块级作用域的任意嵌套。
}}}};
```
上面代码使用了一个五层的块级作用域,每一层都是一个单独的作用域。第四层作用域无法读取第五层作用域的内部变量。
内层作用域可以定义外层作用域的同名变量。
```javascript
@ -382,16 +378,6 @@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ES6 就完全不一样了理论上会得到“I am outside!”。因为块级作用域内声明的函数类似于`let`,对作用域之外没有影响。但是,如果你真的在 ES6 浏览器中运行一下上面的代码,是会报错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如果改变了块级作用域内声明的函数的处理规则显然会对老代码产生很大影响。为了减轻因此产生的不兼容问题ES6 在[附录 B](http://www.ecma-international.org/ecma-262/6.0/index.html#sec-block-level-function-declarations-web-legacy-compatibility-semantics)里面规定,浏览器的实现可以不遵守上面的规定,有自己的[行为方式](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31419897/what-are-the-precise-semantics-of-block-level-functions-in-es6)。
- 允许在块级作用域内声明函数。
- 函数声明类似于`var`,即会提升到全局作用域或函数作用域的头部。
- 同时,函数声明还会提升到所在的块级作用域的头部。
注意,上面三条规则只对 ES6 的浏览器实现有效,其他环境的实现不用遵守,还是将块级作用域的函数声明当作`let`处理。
根据这三条规则,在浏览器的 ES6 环境中,块级作用域内声明的函数,行为类似于`var`声明的变量。
```javascript
// 浏览器的 ES6 环境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 -407,7 +393,17 @@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 Uncaught TypeError: f is not a function
```
上面的代码在符合 ES6 的浏览器中,都会报错,因为实际运行的是下面的代码。
上面的代码在 ES6 浏览器中,都会报错。
原来如果改变了块级作用域内声明的函数的处理规则显然会对老代码产生很大影响。为了减轻因此产生的不兼容问题ES6 在[附录 B](http://www.ecma-international.org/ecma-262/6.0/index.html#sec-block-level-function-declarations-web-legacy-compatibility-semantics)里面规定,浏览器的实现可以不遵守上面的规定,有自己的[行为方式](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31419897/what-are-the-precise-semantics-of-block-level-functions-in-es6)。
- 允许在块级作用域内声明函数。
- 函数声明类似于`var`,即会提升到全局作用域或函数作用域的头部。
- 同时,函数声明还会提升到所在的块级作用域的头部。
注意,上面三条规则只对 ES6 的浏览器实现有效,其他环境的实现不用遵守,还是将块级作用域的函数声明当作`let`处理。
根据这三条规则,浏览器的 ES6 环境中,块级作用域内声明的函数,行为类似于`var`声明的变量。上面的例子实际运行的代码如下。
```javascript
// 浏览器的 ES6 环境
@ -426,7 +422,7 @@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考虑到环境导致的行为差异太大,应该避免在块级作用域内声明函数。如果确实需要,也应该写成函数表达式,而不是函数声明语句。
```javascript
// 函数声明语句
// 块级作用域内部的函数声明语句,建议不要使用
{
let a = 'secret';
function f() {
@ -434,7 +430,7 @@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
}
// 函数表达式
// 块级作用域内部,优先使用函数表达式
{
let a = 'secret';
let f = function () {
@ -443,7 +439,21 @@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
```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ES6 的块级作用域允许声明函数的规则,只在使用大括号的情况下成立,如果没有使用大括号,就会报错。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ES6 的块级作用域必须有大括号如果没有大括号JavaScript 引擎就认为不存在块级作用域。
```javascript
// 第一种写法,报错
if (true) let x = 1;
// 第二种写法,不报错
if (true) {
let x = 1;
}
```
上面代码中,第一种写法没有大括号,所以不存在块级作用域,而`let`只能出现在当前作用域的顶层,所以报错。第二种写法有大括号,所以块级作用域成立。
函数声明也是如此,严格模式下,函数只能声明在当前作用域的顶层。
```javascript
// 不报错
@ -602,9 +612,9 @@ window.b // undefined
上面代码中,全局变量`a``var`命令声明,所以它是顶层对象的属性;全局变量`b``let`命令声明,所以它不是顶层对象的属性,返回`undefined`
## global 对象
## globalThis 对象
ES5 的顶层对象,本身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它在各种实现里面是不统一的。
JavaScript 语言存在一个顶层对象,它提供全局环境(即全局作用域),所有代码都是在这个环境中运行。但是,顶层对象在各种实现里面是不统一的。
- 浏览器里面,顶层对象是`window`,但 Node 和 Web Worker 没有`window`
- 浏览器和 Web Worker 里面,`self`也指向顶层对象,但是 Node 没有`self`
@ -637,27 +647,7 @@ var getGlobal = function () {
};
```
现在有一个[提案](https://github.com/tc39/proposal-global),在语言标准的层面,引入`global`作为顶层对象。也就是说,在所有环境下,`global`都是存在的,都可以从它拿到顶层对象。
现在有一个[提案](https://github.com/tc39/proposal-global),在语言标准的层面,引入`globalThis`作为顶层对象。也就是说,任何环境下,`globalThis`都是存在的,都可以从它拿到顶层对象,指向全局环境下的`this`
垫片库[`system.global`](https://github.com/ljharb/System.global)模拟了这个提案,可以在所有环境拿到`global`。
垫片库[`global-this`](https://github.com/ungap/global-this)模拟了这个提案,可以在所有环境拿到`globalThis`。
```javascript
// CommonJS 的写法
require('system.global/shim')();
// ES6 模块的写法
import shim from 'system.global/shim'; shim();
```
上面代码可以保证各种环境里面,`global`对象都是存在的。
```javascript
// CommonJS 的写法
var global = require('system.global')();
// ES6 模块的写法
import getGlobal from 'system.global';
const global = getGlobal();
```
上面代码将顶层对象放入变量`global`

View File

@ -1,5 +1,7 @@
# 对象的新增方法
本章介绍 Object 对象的新增方法。
## Object.is()
ES5 比较两个值是否相等,只有两个运算符:相等运算符(`==`)和严格相等运算符(`===`)。它们都有缺点,前者会自动转换数据类型,后者的`NaN`不等于自身,以及`+0`等于`-0`。JavaScript 缺乏一种运算,在所有环境中,只要两个值是一样的,它们就应该相等。

View File

@ -216,36 +216,6 @@ a?.b = c
为了保证兼容以前的代码,允许`foo?.3:0`被解析成`foo ? .3 : 0`,因此规定如果`?.`后面紧跟一个十进制数字,那么`?.`不再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运算符,而会按照三元运算符进行处理,也就是说,那个小数点会归属于后面的十进制数字,形成一个小数。
## 直接输入 U+2028 和 U+2029
JavaScript 字符串允许直接输入字符,以及输入字符的转义形式。举例来说,“中”的 Unicode 码点是 U+4e2d你可以直接在字符串里面输入这个汉字也可以输入它的转义形式`\u4e2d`,两者是等价的。
```javascript
'中' === '\u4e2d' // true
```
但是JavaScript 规定有5个字符不能在字符串里面直接使用只能使用转义形式。
- U+005C反斜杠reverse solidus)
- U+000D回车carriage return
- U+2028行分隔符line separator
- U+2029段分隔符paragraph separator
- U+000A换行符line feed
举例来说,字符串里面不能直接包含反斜杠,一定要转义写成`\\`或者`\u005c`
这个规定本身没有问题,麻烦在于 JSON 格式允许字符串里面直接使用 U+2028行分隔符和 U+2029段分隔符。这样一来服务器输出的 JSON 被`JSON.parse`解析,就有可能直接报错。
JSON 格式已经冻结RFC 7159没法修改了。为了消除这个报错现在有一个[提案](https://github.com/tc39/proposal-json-superset),允许 JavaScript 字符串直接输入 U+2028行分隔符和 U+2029段分隔符
```javascript
const PS = eval("'\u2029'");
```
根据这个提案,上面的代码不会报错。
注意,模板字符串现在就允许直接输入这两个字符。另外,正则表达式依然不允许直接输入这两个字符,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 JSON 本来就不允许直接包含正则表达式。
## 函数的部分执行
### 语法

View File

@ -45,6 +45,7 @@
- Nicolas Bevacqua, [ES6 Let, Const and the “Temporal Dead Zone” (TDZ) in Depth](http://ponyfoo.com/articles/es6-let-const-and-temporal-dead-zone-in-depth)
- acorn, [Function statements in strict mode](https://github.com/ternjs/acorn/issues/118): 块级作用域对严格模式的函数声明的影响
- Axel Rauschmayer, [ES proposal: global](http://www.2ality.com/2016/09/global.html): 顶层对象`global`
- Mathias Bynens, [A horrifying `globalThis` polyfill in universal JavaScript](https://mathiasbynens.be/notes/globalthis):如何写 globalThis 的垫片库
## 解构赋值

318
docs/string-methods.md Normal file
View File

@ -0,0 +1,318 @@
# 字符串的新增方法
本章介绍字符串对象的新增方法。
## String.fromCodePoint()
ES5 提供`String.fromCharCode()`方法,用于从 Unicode 码点返回对应字符,但是这个方法不能识别码点大于`0xFFFF`的字符。
```javascript
String.fromCharCode(0x20BB7)
// "ஷ"
```
上面代码中,`String.fromCharCode()`不能识别大于`0xFFFF`的码点,所以`0x20BB7`就发生了溢出,最高位`2`被舍弃了,最后返回码点`U+0BB7`对应的字符,而不是码点`U+20BB7`对应的字符。
ES6 提供了`String.fromCodePoint()`方法,可以识别大于`0xFFFF`的字符,弥补了`String.fromCharCode()`方法的不足。在作用上,正好与下面的`codePointAt()`方法相反。
```javascript
String.fromCodePoint(0x20BB7)
// "𠮷"
String.fromCodePoint(0x78, 0x1f680, 0x79) === 'x\uD83D\uDE80y'
// true
```
上面代码中,如果`String.fromCodePoint`方法有多个参数,则它们会被合并成一个字符串返回。
注意,`fromCodePoint`方法定义在`String`对象上,而`codePointAt`方法定义在字符串的实例对象上。
## String.raw()
ES6 还为原生的 String 对象,提供了一个`raw()`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斜杠都被转义(即斜杠前面再加一个斜杠)的字符串,往往用于模板字符串的处理方法。
```javascript
String.raw`Hi\n${2+3}!`;
// 返回 "Hi\\n5!"
String.raw`Hi\u000A!`;
// 返回 "Hi\\u000A!"
```
如果原字符串的斜杠已经转义,那么`String.raw()`会进行再次转义。
```javascript
String.raw`Hi\\n`
// 返回 "Hi\\\\n"
```
`String.raw()`方法可以作为处理模板字符串的基本方法,它会将所有变量替换,而且对斜杠进行转义,方便下一步作为字符串来使用。
`String.raw()`方法也可以作为正常的函数使用。这时,它的第一个参数,应该是一个具有`raw`属性的对象,且`raw`属性的值应该是一个数组。
```javascript
String.raw({ raw: 'test' }, 0, 1, 2);
// 't0e1s2t'
// 等同于
String.raw({ raw: ['t','e','s','t'] }, 0, 1, 2);
```
作为函数,`String.raw()`的代码实现基本如下。
```javascript
String.raw = function (strings, ...values) {
let output = '';
let index;
for (index = 0; index < values.length; index++) {
output += strings.raw[index] + values[index];
}
output += strings.raw[index]
return output;
}
```
## 实例方法codePointAt()
JavaScript 内部,字符以 UTF-16 的格式储存,每个字符固定为`2`个字节。对于那些需要`4`个字节储存的字符Unicode 码点大于`0xFFFF`的字符JavaScript 会认为它们是两个字符。
```javascript
var s = "𠮷";
s.length // 2
s.charAt(0) // ''
s.charAt(1) // ''
s.charCodeAt(0) // 55362
s.charCodeAt(1) // 57271
```
上面代码中,汉字“𠮷”(注意,这个字不是“吉祥”的“吉”)的码点是`0x20BB7`UTF-16 编码为`0xD842 0xDFB7`(十进制为`55362 57271`),需要`4`个字节储存。对于这种`4`个字节的字符JavaScript 不能正确处理,字符串长度会误判为`2`,而且`charAt()`方法无法读取整个字符,`charCodeAt()`方法只能分别返回前两个字节和后两个字节的值。
ES6 提供了`codePointAt()`方法,能够正确处理 4 个字节储存的字符,返回一个字符的码点。
```javascript
let s = '𠮷a';
s.codePointAt(0) // 134071
s.codePointAt(1) // 57271
s.codePointAt(2) // 97
```
`codePointAt()`方法的参数,是字符在字符串中的位置(从 0 开始。上面代码中JavaScript 将“𠮷a”视为三个字符codePointAt 方法在第一个字符上,正确地识别了“𠮷”,返回了它的十进制码点 134071即十六进制的`20BB7`。在第二个字符即“𠮷”的后两个字节和第三个字符“a”上`codePointAt()`方法的结果与`charCodeAt()`方法相同。
总之,`codePointAt()`方法会正确返回 32 位的 UTF-16 字符的码点。对于那些两个字节储存的常规字符,它的返回结果与`charCodeAt()`方法相同。
`codePointAt()`方法返回的是码点的十进制值,如果想要十六进制的值,可以使用`toString()`方法转换一下。
```javascript
let s = '𠮷a';
s.codePointAt(0).toString(16) // "20bb7"
s.codePointAt(2).toString(16) // "61"
```
你可能注意到了,`codePointAt()`方法的参数,仍然是不正确的。比如,上面代码中,字符`a`在字符串`s`的正确位置序号应该是 1但是必须向`codePointAt()`方法传入 2。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是使用`for...of`循环,因为它会正确识别 32 位的 UTF-16 字符。
```javascript
let s = '𠮷a';
for (let ch of s) {
console.log(ch.codePointAt(0).toString(16));
}
// 20bb7
// 61
```
`codePointAt()`方法是测试一个字符由两个字节还是由四个字节组成的最简单方法。
```javascript
function is32Bit(c) {
return c.codePointAt(0) > 0xFFFF;
}
is32Bit("𠮷") // true
is32Bit("a") // false
```
## 实例方法normalize()
许多欧洲语言有语调符号和重音符号。为了表示它们Unicode 提供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提供带重音符号的字符,比如`Ǒ`\u01D1。另一种是提供合成符号combining character即原字符与重音符号的合成两个字符合成一个字符比如`O`\u004F`ˇ`\u030C合成`Ǒ`\u004F\u030C
这两种表示方法,在视觉和语义上都等价,但是 JavaScript 不能识别。
```javascript
'\u01D1'==='\u004F\u030C' //false
'\u01D1'.length // 1
'\u004F\u030C'.length // 2
```
上面代码表示JavaScript 将合成字符视为两个字符,导致两种表示方法不相等。
ES6 提供字符串实例的`normalize()`方法,用来将字符的不同表示方法统一为同样的形式,这称为 Unicode 正规化。
```javascript
'\u01D1'.normalize() === '\u004F\u030C'.normalize()
// true
```
`normalize`方法可以接受一个参数来指定`normalize`的方式,参数的四个可选值如下。
- `NFC`默认参数表示“标准等价合成”Normalization Form Canonical Composition返回多个简单字符的合成字符。所谓“标准等价”指的是视觉和语义上的等价。
- `NFD`表示“标准等价分解”Normalization Form Canonical Decomposition即在标准等价的前提下返回合成字符分解的多个简单字符。
- `NFKC`表示“兼容等价合成”Normalization Form Compatibility Composition返回合成字符。所谓“兼容等价”指的是语义上存在等价但视觉上不等价比如“囍”和“喜喜”。这只是用来举例`normalize`方法不能识别中文。)
- `NFKD`表示“兼容等价分解”Normalization Form Compatibility Decomposition即在兼容等价的前提下返回合成字符分解的多个简单字符。
```javascript
'\u004F\u030C'.normalize('NFC').length // 1
'\u004F\u030C'.normalize('NFD').length // 2
```
上面代码表示,`NFC`参数返回字符的合成形式,`NFD`参数返回字符的分解形式。
不过,`normalize`方法目前不能识别三个或三个以上字符的合成。这种情况下,还是只能使用正则表达式,通过 Unicode 编号区间判断。
## 实例方法includes(), startsWith(), endsWith()
传统上JavaScript 只有`indexOf`方法可以用来确定一个字符串是否包含在另一个字符串中。ES6 又提供了三种新方法。
- **includes()**:返回布尔值,表示是否找到了参数字符串。
- **startsWith()**:返回布尔值,表示参数字符串是否在原字符串的头部。
- **endsWith()**:返回布尔值,表示参数字符串是否在原字符串的尾部。
```javascript
let s = 'Hello world!';
s.startsWith('Hello') // true
s.endsWith('!') // true
s.includes('o') // true
```
这三个方法都支持第二个参数,表示开始搜索的位置。
```javascript
let s = 'Hello world!';
s.startsWith('world', 6) // true
s.endsWith('Hello', 5) // true
s.includes('Hello', 6) // false
```
上面代码表示,使用第二个参数`n`时,`endsWith`的行为与其他两个方法有所不同。它针对前`n`个字符,而其他两个方法针对从第`n`个位置直到字符串结束。
## 实例方法repeat()
`repeat`方法返回一个新字符串,表示将原字符串重复`n`次。
```javascript
'x'.repeat(3) // "xxx"
'hello'.repeat(2) // "hellohello"
'na'.repeat(0) // ""
```
参数如果是小数,会被取整。
```javascript
'na'.repeat(2.9) // "nana"
```
如果`repeat`的参数是负数或者`Infinity`,会报错。
```javascript
'na'.repeat(Infinity)
// RangeError
'na'.repeat(-1)
// RangeError
```
但是,如果参数是 0 到-1 之间的小数,则等同于 0这是因为会先进行取整运算。0 到-1 之间的小数,取整以后等于`-0``repeat`视同为 0。
```javascript
'na'.repeat(-0.9) // ""
```
参数`NaN`等同于 0。
```javascript
'na'.repeat(NaN) // ""
```
如果`repeat`的参数是字符串,则会先转换成数字。
```javascript
'na'.repeat('na') // ""
'na'.repeat('3') // "nanana"
```
## 实例方法padStart()padEnd()
ES2017 引入了字符串补全长度的功能。如果某个字符串不够指定长度,会在头部或尾部补全。`padStart()`用于头部补全,`padEnd()`用于尾部补全。
```javascript
'x'.padStart(5, 'ab') // 'ababx'
'x'.padStart(4, 'ab') // 'abax'
'x'.padEnd(5, 'ab') // 'xabab'
'x'.padEnd(4, 'ab') // 'xaba'
```
上面代码中,`padStart()``padEnd()`一共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字符串补全生效的最大长度,第二个参数是用来补全的字符串。
如果原字符串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最大长度,则字符串补全不生效,返回原字符串。
```javascript
'xxx'.padStart(2, 'ab') // 'xxx'
'xxx'.padEnd(2, 'ab') // 'xxx'
```
如果用来补全的字符串与原字符串,两者的长度之和超过了最大长度,则会截去超出位数的补全字符串。
```javascript
'abc'.padStart(10, '0123456789')
// '0123456abc'
```
如果省略第二个参数,默认使用空格补全长度。
```javascript
'x'.padStart(4) // ' x'
'x'.padEnd(4) // 'x '
```
`padStart()`的常见用途是为数值补全指定位数。下面代码生成 10 位的数值字符串。
```javascript
'1'.padStart(10, '0') // "0000000001"
'12'.padStart(10, '0') // "0000000012"
'123456'.padStart(10, '0') // "0000123456"
```
另一个用途是提示字符串格式。
```javascript
'12'.padStart(10, 'YYYY-MM-DD') // "YYYY-MM-12"
'09-12'.padStart(10, 'YYYY-MM-DD') // "YYYY-09-12"
```
## 实例方法trimStart()trimEnd()
[ES2019](https://github.com/tc39/proposal-string-left-right-trim) 对字符串实例新增了`trimStart()``trimEnd()`这两个方法。它们的行为与`trim()`一致,`trimStart()`消除字符串头部的空格,`trimEnd()`消除尾部的空格。它们返回的都是新字符串,不会修改原始字符串。
```javascript
const s = ' abc ';
s.trim() // "abc"
s.trimStart() // "abc "
s.trimEnd() // " abc"
```
上面代码中,`trimStart()`只消除头部的空格,保留尾部的空格。`trimEnd()`也是类似行为。
除了空格键,这两个方法对字符串头部(或尾部)的 tab 键、换行符等不可见的空白符号也有效。
浏览器还部署了额外的两个方法,`trimLeft()``trimStart()`的别名,`trimRight()``trimEnd()`的别名。
## 实例方法matchAll()
`matchAll()`方法返回一个正则表达式在当前字符串的所有匹配,详见《正则的扩展》的一章。

View File

@ -1,10 +1,10 @@
# 字符串的扩展
ES6 加强了对 Unicode 的支持,并且扩展了字符串对象
本章介绍 ES6 对字符串的改造和增强,下一章介绍字符串对象的新增方法
## 字符的 Unicode 表示法
JavaScript 允许采用`\uxxxx`形式表示一个字符,其中`xxxx`表示字符的 Unicode 码点。
ES6 加强了对 Unicode 的支持,允许采用`\uxxxx`形式表示一个字符,其中`xxxx`表示字符的 Unicode 码点。
```javascript
"\u0061"
@ -51,92 +51,6 @@ hell\u{6F} // 123
'\u{7A}' === 'z' // true
```
## codePointAt()
JavaScript 内部,字符以 UTF-16 的格式储存,每个字符固定为`2`个字节。对于那些需要`4`个字节储存的字符Unicode 码点大于`0xFFFF`的字符JavaScript 会认为它们是两个字符。
```javascript
var s = "𠮷";
s.length // 2
s.charAt(0) // ''
s.charAt(1) // ''
s.charCodeAt(0) // 55362
s.charCodeAt(1) // 57271
```
上面代码中,汉字“𠮷”(注意,这个字不是“吉祥”的“吉”)的码点是`0x20BB7`UTF-16 编码为`0xD842 0xDFB7`(十进制为`55362 57271`),需要`4`个字节储存。对于这种`4`个字节的字符JavaScript 不能正确处理,字符串长度会误判为`2`,而且`charAt`方法无法读取整个字符,`charCodeAt`方法只能分别返回前两个字节和后两个字节的值。
ES6 提供了`codePointAt`方法,能够正确处理 4 个字节储存的字符,返回一个字符的码点。
```javascript
let s = '𠮷a';
s.codePointAt(0) // 134071
s.codePointAt(1) // 57271
s.codePointAt(2) // 97
```
`codePointAt`方法的参数,是字符在字符串中的位置(从 0 开始。上面代码中JavaScript 将“𠮷a”视为三个字符codePointAt 方法在第一个字符上,正确地识别了“𠮷”,返回了它的十进制码点 134071即十六进制的`20BB7`。在第二个字符即“𠮷”的后两个字节和第三个字符“a”上`codePointAt`方法的结果与`charCodeAt`方法相同。
总之,`codePointAt`方法会正确返回 32 位的 UTF-16 字符的码点。对于那些两个字节储存的常规字符,它的返回结果与`charCodeAt`方法相同。
`codePointAt`方法返回的是码点的十进制值,如果想要十六进制的值,可以使用`toString`方法转换一下。
```javascript
let s = '𠮷a';
s.codePointAt(0).toString(16) // "20bb7"
s.codePointAt(2).toString(16) // "61"
```
你可能注意到了,`codePointAt`方法的参数,仍然是不正确的。比如,上面代码中,字符`a`在字符串`s`的正确位置序号应该是 1但是必须向`codePointAt`方法传入 2。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是使用`for...of`循环,因为它会正确识别 32 位的 UTF-16 字符。
```javascript
let s = '𠮷a';
for (let ch of s) {
console.log(ch.codePointAt(0).toString(16));
}
// 20bb7
// 61
```
`codePointAt`方法是测试一个字符由两个字节还是由四个字节组成的最简单方法。
```javascript
function is32Bit(c) {
return c.codePointAt(0) > 0xFFFF;
}
is32Bit("𠮷") // true
is32Bit("a") // false
```
## String.fromCodePoint()
ES5 提供`String.fromCharCode`方法,用于从码点返回对应字符,但是这个方法不能识别 32 位的 UTF-16 字符Unicode 编号大于`0xFFFF`)。
```javascript
String.fromCharCode(0x20BB7)
// "ஷ"
```
上面代码中,`String.fromCharCode`不能识别大于`0xFFFF`的码点,所以`0x20BB7`就发生了溢出,最高位`2`被舍弃了,最后返回码点`U+0BB7`对应的字符,而不是码点`U+20BB7`对应的字符。
ES6 提供了`String.fromCodePoint`方法,可以识别大于`0xFFFF`的字符,弥补了`String.fromCharCode`方法的不足。在作用上,正好与`codePointAt`方法相反。
```javascript
String.fromCodePoint(0x20BB7)
// "𠮷"
String.fromCodePoint(0x78, 0x1f680, 0x79) === 'x\uD83D\uDE80y'
// true
```
上面代码中,如果`String.fromCodePoint`方法有多个参数,则它们会被合并成一个字符串返回。
注意,`fromCodePoint`方法定义在`String`对象上,而`codePointAt`方法定义在字符串的实例对象上。
## 字符串的遍历器接口
ES6 为字符串添加了遍历器接口详见《Iterator》一章使得字符串可以被`for...of`循环遍历。
@ -169,170 +83,60 @@ for (let i of text) {
上面代码中,字符串`text`只有一个字符,但是`for`循环会认为它包含两个字符(都不可打印),而`for...of`循环会正确识别出这一个字符。
## normalize()
## 直接输入 U+2028 和 U+2029
许多欧洲语言有语调符号和重音符号。为了表示它们Unicode 提供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提供带重音符号的字符,比如`Ǒ`\u01D1。另一种是提供合成符号combining character即原字符与重音符号的合成两个字符合成一个字符比如`O`\u004F`ˇ`\u030C合成`Ǒ`\u004F\u030C
这两种表示方法,在视觉和语义上都等价,但是 JavaScript 不能识别。
JavaScript 字符串允许直接输入字符,以及输入字符的转义形式。举例来说,“中”的 Unicode 码点是 U+4e2d你可以直接在字符串里面输入这个汉字也可以输入它的转义形式`\u4e2d`,两者是等价的。
```javascript
'\u01D1'==='\u004F\u030C' //false
'\u01D1'.length // 1
'\u004F\u030C'.length // 2
'中' === '\u4e2d' // true
```
上面代码表示JavaScript 将合成字符视为两个字符,导致两种表示方法不相等
但是JavaScript 规定有5个字符不能在字符串里面直接使用只能使用转义形式。
ES6 提供字符串实例的`normalize()`方法,用来将字符的不同表示方法统一为同样的形式,这称为 Unicode 正规化。
- U+005C反斜杠reverse solidus)
- U+000D回车carriage return
- U+2028行分隔符line separator
- U+2029段分隔符paragraph separator
- U+000A换行符line feed
举例来说,字符串里面不能直接包含反斜杠,一定要转义写成`\\`或者`\u005c`
这个规定本身没有问题,麻烦在于 JSON 格式允许字符串里面直接使用 U+2028行分隔符和 U+2029段分隔符。这样一来服务器输出的 JSON 被`JSON.parse`解析,就有可能直接报错。
```javascript
'\u01D1'.normalize() === '\u004F\u030C'.normalize()
// true
const json = '"\u2028"';
JSON.parse(json); // 可能报错
```
`normalize`方法可以接受一个参数来指定`normalize`的方式,参数的四个可选值如下。
- `NFC`默认参数表示“标准等价合成”Normalization Form Canonical Composition返回多个简单字符的合成字符。所谓“标准等价”指的是视觉和语义上的等价。
- `NFD`表示“标准等价分解”Normalization Form Canonical Decomposition即在标准等价的前提下返回合成字符分解的多个简单字符。
- `NFKC`表示“兼容等价合成”Normalization Form Compatibility Composition返回合成字符。所谓“兼容等价”指的是语义上存在等价但视觉上不等价比如“囍”和“喜喜”。这只是用来举例`normalize`方法不能识别中文。)
- `NFKD`表示“兼容等价分解”Normalization Form Compatibility Decomposition即在兼容等价的前提下返回合成字符分解的多个简单字符。
JSON 格式已经冻结RFC 7159没法修改了。为了消除这个报错[ES2019](https://github.com/tc39/proposal-json-superset) 允许 JavaScript 字符串直接输入 U+2028行分隔符和 U+2029段分隔符
```javascript
'\u004F\u030C'.normalize('NFC').length // 1
'\u004F\u030C'.normalize('NFD').length // 2
const PS = eval("'\u2029'");
```
上面代码表示,`NFC`参数返回字符的合成形式,`NFD`参数返回字符的分解形式
根据这个提案,上面的代码不会报错
不过,`normalize`方法目前不能识别三个或三个以上字符的合成。这种情况下,还是只能使用正则表达式,通过 Unicode 编号区间判断
注意,模板字符串现在就允许直接输入这两个字符。另外,正则表达式依然不允许直接输入这两个字符,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 JSON 本来就不允许直接包含正则表达式
## includes(), startsWith(), endsWith()
## JSON.stringify() 的改造
传统上JavaScript 只有`indexOf`方法可以用来确定一个字符串是否包含在另一个字符串中。ES6 又提供了三种新方法
根据标准JSON 数据必须是 UTF-8 编码。但是,现在的`JSON.stringify()`方法有可能返回不符合 UTF-8 标准的字符串
- **includes()**:返回布尔值,表示是否找到了参数字符串
- **startsWith()**:返回布尔值,表示参数字符串是否在原字符串的头部。
- **endsWith()**:返回布尔值,表示参数字符串是否在原字符串的尾部
具体来说UTF-8 标准规定,`0xD800``0xDFFF`之间的码点,不能单独使用,必须配对使用。比如,`\uD834\uDF06`是两个码点,但是必须放在一起配对使用,代表字符`𝌆`。这是为了表示码点大于`0xFFFF`的字符的一种变通方法。单独使用`\uD834``\uDFO6`这两个码点是不合法的,或者颠倒顺序也不行,因为`\uDF06\uD834`并没有对应的字符
`JSON.stringify()`的问题在于,它可能返回`0xD800``0xDFFF`之间的单个码点
```javascript
let s = 'Hello world!';
s.startsWith('Hello') // true
s.endsWith('!') // true
s.includes('o') // true
JSON.stringify('\u{D834}') // "\u{D834}"
```
这三个方法都支持第二个参数,表示开始搜索的位置
为了确保返回的是合法的 UTF-8 字符,[ES2019](https://github.com/tc39/proposal-well-formed-stringify) 改变了`JSON.stringify()`的行为。如果遇到`0xD800``0xDFFF`之间的单个码点,或者不存在的配对形式,它会返回转义字符串,留给应用自己决定下一步的处理。
```javascript
let s = 'Hello world!';
s.startsWith('world', 6) // true
s.endsWith('Hello', 5) // true
s.includes('Hello', 6) // false
JSON.stringify('\u{D834}') // ""\\uD834""
JSON.stringify('\uDF06\uD834') // ""\\udf06\\ud834""
```
上面代码表示,使用第二个参数`n`时,`endsWith`的行为与其他两个方法有所不同。它针对前`n`个字符,而其他两个方法针对从第`n`个位置直到字符串结束。
## repeat()
`repeat`方法返回一个新字符串,表示将原字符串重复`n`次。
```javascript
'x'.repeat(3) // "xxx"
'hello'.repeat(2) // "hellohello"
'na'.repeat(0) // ""
```
参数如果是小数,会被取整。
```javascript
'na'.repeat(2.9) // "nana"
```
如果`repeat`的参数是负数或者`Infinity`,会报错。
```javascript
'na'.repeat(Infinity)
// RangeError
'na'.repeat(-1)
// RangeError
```
但是,如果参数是 0 到-1 之间的小数,则等同于 0这是因为会先进行取整运算。0 到-1 之间的小数,取整以后等于`-0``repeat`视同为 0。
```javascript
'na'.repeat(-0.9) // ""
```
参数`NaN`等同于 0。
```javascript
'na'.repeat(NaN) // ""
```
如果`repeat`的参数是字符串,则会先转换成数字。
```javascript
'na'.repeat('na') // ""
'na'.repeat('3') // "nanana"
```
## padStart()padEnd()
ES2017 引入了字符串补全长度的功能。如果某个字符串不够指定长度,会在头部或尾部补全。`padStart()`用于头部补全,`padEnd()`用于尾部补全。
```javascript
'x'.padStart(5, 'ab') // 'ababx'
'x'.padStart(4, 'ab') // 'abax'
'x'.padEnd(5, 'ab') // 'xabab'
'x'.padEnd(4, 'ab') // 'xaba'
```
上面代码中,`padStart()``padEnd()`一共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字符串补全生效的最大长度,第二个参数是用来补全的字符串。
如果原字符串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最大长度,则字符串补全不生效,返回原字符串。
```javascript
'xxx'.padStart(2, 'ab') // 'xxx'
'xxx'.padEnd(2, 'ab') // 'xxx'
```
如果用来补全的字符串与原字符串,两者的长度之和超过了最大长度,则会截去超出位数的补全字符串。
```javascript
'abc'.padStart(10, '0123456789')
// '0123456abc'
```
如果省略第二个参数,默认使用空格补全长度。
```javascript
'x'.padStart(4) // ' x'
'x'.padEnd(4) // 'x '
```
`padStart()`的常见用途是为数值补全指定位数。下面代码生成 10 位的数值字符串。
```javascript
'1'.padStart(10, '0') // "0000000001"
'12'.padStart(10, '0') // "0000000012"
'123456'.padStart(10, '0') // "0000123456"
```
另一个用途是提示字符串格式。
```javascript
'12'.padStart(10, 'YYYY-MM-DD') // "YYYY-MM-12"
'09-12'.padStart(10, 'YYYY-MM-DD') // "YYYY-09-12"
```
## matchAll()
`matchAll`方法返回一个正则表达式在当前字符串的所有匹配,详见《正则的扩展》的一章。
## 模板字符串
传统的 JavaScript 语言,输出模板通常是这样写的(下面使用了 jQuery 的方法)。
@ -836,54 +640,6 @@ function tag(strings) {
上面代码中,`tag`函数的第一个参数`strings`,有一个`raw`属性,也指向一个数组。该数组的成员与`strings`数组完全一致。比如,`strings`数组是`["First line\nSecond line"]`,那么`strings.raw`数组就是`["First line\\nSecond line"]`。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字符串里面的斜杠都被转义了。比如strings.raw 数组会将`\n`视为`\\``n`两个字符,而不是换行符。这是为了方便取得转义之前的原始模板而设计的。
## String.raw()
ES6 还为原生的 String 对象,提供了一个`raw`方法。
`String.raw`方法,往往用来充当模板字符串的处理函数,返回一个斜杠都被转义(即斜杠前面再加一个斜杠)的字符串,对应于替换变量后的模板字符串。
```javascript
String.raw`Hi\n${2+3}!`;
// 返回 "Hi\\n5!"
String.raw`Hi\u000A!`;
// 返回 "Hi\\u000A!"
```
如果原字符串的斜杠已经转义,那么`String.raw`会进行再次转义。
```javascript
String.raw`Hi\\n`
// 返回 "Hi\\\\n"
```
`String.raw`方法可以作为处理模板字符串的基本方法,它会将所有变量替换,而且对斜杠进行转义,方便下一步作为字符串来使用。
`String.raw`方法也可以作为正常的函数使用。这时,它的第一个参数,应该是一个具有`raw`属性的对象,且`raw`属性的值应该是一个数组。
```javascript
String.raw({ raw: 'test' }, 0, 1, 2);
// 't0e1s2t'
// 等同于
String.raw({ raw: ['t','e','s','t'] }, 0, 1, 2);
```
作为函数,`String.raw`的代码实现基本如下。
```javascript
String.raw = function (strings, ...values) {
let output = '';
let index;
for (index = 0; index < values.length; index++) {
output += strings.raw[index] + values[index];
}
output += strings.raw[index]
return output;
}
```
## 模板字符串的限制
前面提到标签模板里面,可以内嵌其他语言。但是,模板字符串默认会将字符串转义,导致无法嵌入其他语言。

View File

@ -99,6 +99,33 @@ Number(sym) // TypeError
sym + 2 // TypeError
```
## Symbol.prototype.description
创建 Symbol 的时候,可以添加一个描述。
```javascript
const sym = Symbol('foo');
```
上面代码中,`sym`的描述就是字符串`foo`
但是,读取这个描述需要将 Symbol 显式转为字符串,即下面的写法。
```javascript
const sym = Symbol('foo');
String(sym) // "Symbol(foo)"
sym.toString // "Symbol(foo)"
```
上面的用法不是很方便。[ES2019](https://github.com/tc39/proposal-Symbol-description) 提供了一个实例属性`description`,直接返回 Symbol 的描述。
```javascript
const sym = Symbol('foo');
sym.description // "foo"
```
## 作为属性名的 Symbol
由于每一个 Symbol 值都是不相等的,这意味着 Symbol 值可以作为标识符,用于对象的属性名,就能保证不会出现同名的属性。这对于一个对象由多个模块构成的情况非常有用,能防止某一个键被不小心改写或覆盖。

View File

@ -10,6 +10,7 @@
1. [let 和 const 命令](#docs/let)
1. [变量的解构赋值](#docs/destructuring)
1. [字符串的扩展](#docs/string)
1. [字符串的新增方法](#docs/string-methods)
1. [正则的扩展](#docs/regex)
1. [数值的扩展](#docs/number)
1. [函数的扩展](#docs/function)